現代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,長期面對工作壓力、電子產品過度使用及作息不規律,令不少香港人出現睡眠質素下降的情況。其實,睡眠不僅是身體休息的時間,更直接影響免疫力、內分泌、心血管及精神健康。本文將探討睡眠質素與健康狀況的密切關係,並結合實用建議及最新健康資訊,協助讀者提升生活質素。
睡眠與精神健康的雙向關聯
睡眠質素與精神健康息息相關。醫學研究顯示,長期睡眠不足或質素差,會增加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風險。睡眠期間,身體會調節新陳代謝,幫助控制體重及血糖。若經常熬夜或睡眠斷續,容易出現飢餓感、食慾增加,導致體重上升。

長期失眠或睡眠障礙會增加焦慮、抑鬱及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。睡眠不足會令大腦無法有效處理情緒,導致情緒波動、易怒、專注力下降。焦慮或抑鬱患者亦較常出現失眠等問題,形成惡性循環。保持良好睡眠有助穩定情緒,提升日常生活表現。
影響睡眠質素的常見因素
影響睡眠質素的因素眾多,包括生活壓力、電子產品藍光、飲食習慣、環境噪音及室溫等。睡前長時間使用手機、電腦,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,影響入睡。進食過多、飲用含咖啡因或酒精飲品,亦會令睡眠質素下降。部分身體疾病如睡眠窒息症、不寧腿綜合症等,也會影響夜間休息。
什麼是良好睡眠質素?
良好的睡眠質素不單指睡眠時間充足,更包括入睡速度、夜間醒來次數、深層睡眠比例等多個層面。成年人一般需要每晚 7 至 9 小時的睡眠,但每個人對睡眠的需求略有不同。若能夠在固定時間入睡及起床,夜間少有醒來,早上起床後精神充沛,便屬於高質素睡眠。反之,經常難以入睡、半夜多次醒來或早醒,日間感到疲倦,則可能反映睡眠質素欠佳。

睡眠質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
充足且優質的睡眠有助身體修復、免疫力提升及荷爾蒙平衡。睡眠期間,身體會釋放生長激素,加速細胞修復與再生,對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尤為重要。成年人若長期睡眠不足,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,增加感染風險。研究指出,睡眠不足會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抗阻性,令血糖管理變差,亦會令血壓上升、體重增加,甚至影響心血管健康。不少心臟科醫生亦會建議高危人士關注睡眠習慣,並適當補充如輔酶Q10功效心臟的營養品,以作多重保護。
提升睡眠質素的實用建議
要改善睡眠質素,建議建立規律作息,每天固定時間上床及起床,營造安靜、昏暗的睡眠環境。避免睡前兩小時使用電子產品,減少藍光刺激。晚餐避免過量進食,下午後少喝咖啡或濃茶。白天適度運動有助晚上入睡,但睡前應選擇較靜態的活動如伸展或瑜珈。若長期失眠或懷疑有睡眠障礙,應及早諮詢專業醫生。女士如有更年期或荷爾蒙變化,亦可考慮參加女士身體檢查計劃,全面評估健康狀況。
睡眠質素直接影響身心健康,無論年齡或性別,都應重視日常作息與生活習慣。建議讀者主動關注自身睡眠狀況,必要時配合專業檢查及營養管理,為長遠健康打好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