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健品是個潛力龐大的市場,尤其是在疫情期間,人們對身心健康變得更為重視。在 2022 年,單是中國國內的益生菌市場規模就已達到千億元,自日本乳酸菌飲品品牌益力多打開大中華市場後,「你今日飲咗未?」廣告在人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而在中國國內,益力多亦獨佔鰲頭,在中國乳酸菌飲料市場的佔有率超過六成,中國亦成為其在日本以外的第二大市場。

中國的乳業開始意識到益生菌市場之龐大,此後越來越多中國乳企紛紛推出益生菌、酸奶產品,比如蒙牛、伊利、君樂寶等等品牌的產品,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。不過,這個龐大的益生菌產業最近卻遭內地生物學家饒毅炮轟,他指中國現時推廣的益生菌「無一不是假藥」,讓整個產業一下子處於尷尬的境地,到底買益生菌真的是在交「智商稅」嗎?
現時國內不少益生菌品牌都標榜自己的產品能有改善睡眠、呵護女性私處健康等多種功效。在不少電商平台、短視頻平台上,形形色色的益生菌產品的贊助內容鋪天蓋地,彷彿讀過演說課程的直播主伶牙俐齒地推銷。有相關報告估計,單在 2022 年中國多年益生菌市場規模就會達到 1065 億元,市面上各大品牌推出的益生菌酸奶、軟糖、飲料、保健品等等琳瑯滿目,然而大眾對這類商品的認知卻不足夠,只是認為它具有減肥、助消化等功能。

事實上,腸道細菌可分為益菌、害菌及中間菌,中間菌平時無害,但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就會伺機而動。除了成年人之外,小朋友的腸道系統其實自出生後,本來無菌的腸道便會開始累積腸道菌叢,隨著飲食、壓力、作息、年齡等因素,人類的腸道生態就會改變。一般都人們腸道健康的時候,其實並不需刻意補充益生菌,但當人體內菌叢面臨變化,例如服食特定藥物時,就需要補充益生菌,家長亦可以留意市面上的兒童益生菌推薦產品。